2025-07-24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黃河源頭》
毋庸諱言,由于文化語境、展覽機制和藝術市場等多方面原因,當今畫壇的寫意畫處于一種不盡人意的低谷狀態。尤其人物畫的創作這一最具主體性、創造性和生命活力的繪畫題材,在展覽上出風頭和市場上賣的好的依然是一些繁瑣有余而概括不足,有著很強裝飾性與形式感的工筆重彩之作。相比較而言,張衛平先生屬于有靈性的畫家,想法豐富、思路泉涌又變化多端,動手能力強。作為在西部大地上成長起來的畫家,他的繪畫創作呈現和描繪的也是西北獨特的地域面貌,以表現西部民族生活、民族風采為精神內涵的現實主義題材,展現了西部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然和諧的追求,表達了一種蒼茫、雄渾、蕩氣回腸、自然和諧的生命之美,給人以視覺沖擊與心靈震撼。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看著生動別致,一群頭纏紅布的牦牛繞著帶紅頭巾、扎紅腰帶、著藍色藏袍、背著青青牧草的藏家女兒,在造型的簡潔墨色中,紅、綠、籃三色豐富耐看,造型簡括,筆墨放逸,注重表現民俗風情和技法方面的筆墨情趣追求;畫風明快,保持著水墨人物畫特有的繪畫性和書寫性,具有取象率意、信手拈來、趣味性強、筆調拙澀、隨類敷彩、色墨兼融的優長。《遠方的歌聲》《高原牧歌》亦是如此。這是屬于才情型畫家的表現,藝術感覺很好,實際上畫的是感覺,生活、風情、人與人、人與環境、靜止與運動等等,都不是寫實的再現于逼真現實的刻畫,而是似與不似之間的感性表現,即寫意性表達。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遠方的歌聲》
張衛平先生對所畫人物的生活狀態、性格特點、地域環境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準確把握人物的精、氣、神質和形象特征做到以形寫神。他依據自己的寫生資料和內心圖像來塑造形象,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藝術理解和個性表達,展現獨特的視角和風貌。《吉祥高原》以寺廟為背景,手持轉經筒的藏女和身后的牦牛、開路的藏獒都有一股歲月如此靜好,信仰如此單純,人生如此簡淡的寄托;人物服飾、發型、氣質等方面融入大背景中,注重對人物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服飾細節等的細膩刻畫,增強人物的生動性和真實感,傳達出人物所具有的獨特性情和藝術魅力,讓觀眾能感受到其內在的力量,體現出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和史料價值;畫家體現了他學術上的專業性。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吉祥高原》
《唐古拉風》風馳電閃的牦牛,旌旗獵獵的人和牦牛頭飾,將暴風雪來臨時節的凜冽、險峻雄奇山川的偉岸、迎風冒雪人物的無畏、蒼茫無盡環境的嚴酷淋漓盡致的呈現在讀者面前,是畫家立足傳統,與時俱進,不斷從藝術實踐和生活中探索藝術的真諦,在直接面對生活的基礎上,從無數次寫生素材中提煉繪畫意境、擷取創作意象,錘煉筆墨語言,并融會揉合形成:“思深遠而意有余,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自家面貌,內涵豐饒和個性鮮明的作品風格。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唐古拉風》
張衛平先生《黃河源頭源上春》《隴山春色》《黃河源頭》《祁連雪韻》等山水風景,正如他的恩師杜滋齡先生所言:“他把對生于斯長于斯的一方熱土的滿腔情懷和藝術激情,傾注于筆端,執著而虔誠的在藝術王國里積極探索、潛心創新,形成了獨特的筆墨語言和創作風格……”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吉祥高原》
畫家簡介:張衛平 字田月,甘肅臨洮人,生于1953年元月。畢業于西北民族學院美術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拔尖人才、中國藝術研究院“杜滋齡工作室”訪問學者。
作品《遠古的輝煌》《紅軍走過的地方》獲文化部第八屆、十二屆群星獎;《流動的山脈》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五月陽婆》獲中國美協紀念延座講話6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隴山雪早》入選中國美協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黃河雪早》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展,《郎木濃冬》入選第二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獲甘肅省政府一、三、四屆敦煌文藝獎,多次榮獲甘肅省美展一、二等獎。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祁連雪韻》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黃河源頭》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隴山春色》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衛平先生作品《高原牧歌》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