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俱佳的唐代大詩人王維說:“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這也正如張谷旻先
8件作品 3432熱度
李苦禪先生曾跋其書云“西園先生書法近古,近代實不多見,可永寶之。繪畫初學
5件作品 3640熱度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題五指山》詩曰:“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3993熱度
石濤《畫語錄》中說:“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于一個人
7件作品 4384熱度
近代畫虎大家首推張善孖,他以觀察真虎切入,改變了古人憑概念畫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6299熱度
菜根譚有云:“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于志學先
4件作品 5578熱度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中國的畫……是一個線條的組織。”,線條不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0487熱度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6917熱度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12199熱度
傳統和生活,是繪畫創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驗總結
7件作品 7560熱度
孫過庭《書譜》中,對古與今、舊與新的“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對比批評主張,
5件作品 6833熱度
關于中國畫的“形神”之論,歷代以來多有闡述。譬如魏晉南北朝謝赫的“應物象
3件作品 6232熱度
“張松先生的山水繪畫,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鄉蕪湖的山水風光、湖中煙
5件作品 12194熱度
清代畫家龔賢說:“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對自然生活的感物歷來是
9件作品 14664熱度
尼瑪澤仁的繪畫體現了藏、漢族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整體風格,充滿了玄
4件作品 6662熱度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祁海峰先
1件作品 6188熱度
掃描關注成功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16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