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成功美術館館藏滿維起先生作品《和諧家園》
古人說:“畫謂無聲詩,乃賢哲寄興。”繪畫如若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穎奇特,而失去了情感的表達,“則不成其為繪畫矣”,賞讀品評亦如是也。故而賞讀滿維起先生的新青綠山水,若只停留在其與古有別、與眾不同的筆墨形式語言表象,而不能窺見畫家寄寓其間的深徹情感、幽微神思以及逸興情懷,也難真正發現其所獨創“新青綠”的審美內涵、時代意義和情志傾訴。譬如《西部成功書畫家》近來刊載的這幅《和諧家園》,不僅可見畫家融冶古今、兼具工寫的現代新青綠山水畫面形式表現,更能體味到中國人骨子里那高潔的愛尚自然精神和渴慕林泉追求,有一種寄生山野于之繁茂豐富中透露的“雄秀清遠”氣象展現,亦還在山巒層疊、草木豐饒的畫面表現中還見滿含生命張力的情感律動。
從畫面表現形式來說,滿維起先生那由傳統青綠工謹勻稱的山壑形廓勾勒,到律動、寫意乃至給予皴擦的山石形貌表現轉變,已經完成了客觀描繪升級到主觀傾訴的筆墨精神熔鑄。而那提純色彩又祛其火氣的相對單一設色,卻又與傳統青綠山水的中原地區山水拉開了距離,愈加強調彰顯出了其畫面所涉黔桂西南地域地貌和自然風光特征,而越見山青水豐、草木蒼郁的原生態和諧家園情韻反映。再有其圖構整體上飽滿茂密、層次豐富的物象排布,也還見畫家遙接北宋“密體”山水繪畫的意蘊內涵,又立足于宏大時代背景和西南山水對象的融冶心物、調和平衡藝相構造,對傳統韻致的消融轉化和體道精神的傳承創新。
所以從這樣的視角再看這幅《和諧家園》,便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滿維起先生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游走的匠心獨運和體和統一,便能心懷澄澈體味到畫家于之表現形式和對象內容體和的“青山有寄,流水含情”象征寓興。畫面中長線沉著又折轉險峭的勾勒,如錐透紙又寥寥錯落的點厾,渴筆滄桑又隨形而施的干擦,以綠為主還深淺調和的敷彩之下,那奇峻山石、蜿蜒水流、蔥蘢林木、樸茂村寨,高低呼應、遠近穿插、聚散布置的巧妙組合、錯落鋪陳,既展現出畫家“外師造化”的則物取象和感物體驗,對其創作統攝自然地貌的細膩觀察;又在“中得心源”的審美體悟和寄思抒發中,傳遞出對和諧家園的深情禮贊。于是畫面中青綠設色的溫潤質樸、蘊藉內斂,墨線勾勒的凝練概括、自然從容,虛實相構的音韻節律、氤氳成彩,無不流露出畫家對西南山川地貌的深刻認知與人文關懷。
這種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的高度融合,使作品既顯現出濃郁的地域特色,又蘊含著沉靜內斂的藝術力量,將觀者帶入一個既具有視覺審美價值,又充盈哲思意味的精神場域。譬如畫面中那峨峨聳立的險峰怪石,與之橫亙盤踞的雄渾山岡的縱橫交錯,既是斷崖參差、峰林錯落、溶洞遍布等富于“喀斯特地貌”特征的西南自然山石相態反映,同時也還見畫家主觀意識里對立統一的審美哲思關系,運用于畫面布構運思的具體呈現。還有如畫面中,蜿蜒曲折、高低嵯峨、左右沖突的置勢運布間,對那些奇形怪狀又峻峭嶙峋峰巒的剛健之質強調;乃至相對應的疏疏密密、層層疊疊、或顯或露的置陳點綴中,對那些或勾或寫也繁茂蔥郁樹木的柔韌之姿表現。畫家既以畫筆“高歌”贊揚山勢險峭而千奇百怪、千姿百態的天地奇觀,草木豐饒還郁郁蒼蒼、萬木爭榮的自然生機,也更于之剛柔相濟、動靜相生的辯證立意定景中,越見“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體道創構里對其生命昂揚力量的意蘊和映照。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滿維起先生作品《山雨》
畫家簡介:滿維起(1954年--2023年6月12日),出生于天津市,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曾任中國水墨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碩士生導師、原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常務副院長,文化部評委;作品曾參加全國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并兩屆獲獎;先后參加百年中國畫展,黃賓虹學術獎展等國內重大展覽;1997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畫百杰;諸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收藏。先后出版中國畫作品及著作二十余種。
成功美術館館藏滿維起先生作品《一雨如洗》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